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用户投稿 48 0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作者:兰顺正

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近日据俄媒报道,俄军将组建重型喷火营,每个营将获得10多套TOS-1A“日炙”重型喷火系统及其运输装填车。俄罗斯国防部透露,每个军区都将组建装备这些强力武器的营。无疑,该则消息将再次唤起人们对于喷火坦克这种“老式”武器的关注。

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二战时喷火坦克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图片来自网络)

  一度被冷落的“功臣”

  喷火坦克是指装有喷火装置的特种坦克。传统喷火装置一般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将燃油喷出,在炮口处由点火器点燃,用喷发出的火焰在近距离内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军事技术装备,其原理类似水炮车。1935~1941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意军首次使用喷火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喷火坦克得到广泛使用,如德国PzKpfwⅢ ,英国"鳄鱼"喷火坦克,美军的M4“谢尔曼”喷火坦克等。苏联也先后研制过多种喷火坦克,如早期的OT-27、OT-26、OT-134喷火坦克,二战期间的OT-34-85和KB-8喷火坦克等,都在苏德战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喷火装置的的作用距离有限(百米左右),只能用于近战,再加上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对其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喷火坦克这样的“功臣”也一度被冷落。

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TOS-1A是俄军“独门武器”(图片来自网络)

  “投弹”纵火的能手

  到了20世纪80年代,苏军深陷阿富汗泥潭,为了对付藏身于洞中的阿富汗山地游击队,苏军决定用“火攻”的方法,于是苏联机械制造厂设计局开始研制全新的喷火坦克。该坦克当时被命名为TOS-1,与过去的“水炮车”不同,TOS-1采用全新的纵火机理,用火箭弹将喷火燃料或云爆弹发射到几千米之外,到达目标空后点火、爆炸,实施“火攻”,以提高喷火坦克的杀伤距离和杀伤范围。具体做法是,将T-72坦克的底盘去掉炮塔,换装成以“飓风”220毫米火箭炮为原型的全新喷火装置(以现在的眼光TOS-1其实就是一辆自行火箭炮)。后来经过实战的检验,厂家又对TOS-1进行改进,将原来的30个发射管改为24个,分三层排列,每层8个发射管,被称为TOS-1A。

  TOS-1A重型喷火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4.3吨,车长为9.5米,车宽为3.6米,车高为2.22米,车内的乘员为3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TOS-1A的核心在于其使用的特种燃烧式火箭弹,该火箭弹内所装燃料为新型化工制品三乙基铝,遇空气自燃,遇水爆炸,土掩后外露仍能自燃。而且该弹还能填充云爆剂,作为燃料空气炸弹使用,当发射到目标上空后,燃料容器爆开,释放的燃料迅速形成极细小的颗粒,并与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经二次引爆后,云雾迅速形成2 500度左右的高温火球,并产生爆速2 000~2 500米/秒、超压2~3兆帕的区域爆轰波,起到杀伤人员和破坏装备的作用。由于爆炸时会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所以燃料空气弹还可在一定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真空”的区域,使人员窒息而死。

  TOS-1A能在7秒内将24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一次齐射的杀伤面积达40 000平方米,相当于4个足球场的面积,是名副其实的“纵火能手”。据称该系统在巷战中同样有效,能消灭躲在楼房和地下室里的敌人。2017年在叙利亚的反恐作战中,TOS-1A就有过不俗的表现。当时俄军6辆TOS-1A重型喷火坦克,在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的掩护下,隐蔽地开进到距离巴尔米拉不远的一处ISIS据点附近,一次齐射144枚火箭弹,将该据点变成一片火海。

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TOS-1A号称“7秒毁一村”(图片来自网络)

  重获认可的“宠儿”

  长期以来,虽然TOS-1A已经外销多国,但俄军一直无法明确这些装备的应用理念。根据此次的报道,“日炙”找到了在战斗队列中的位置:它们将在发动攻势前用云爆弹把地面烧焦,把敌人逼出工事,为“阿玛塔”坦克和摩托化步兵扫清道路。今年,这种新战术在“中部-2019”首长司令部战略演习中得到检验。演习期间俄军组建了装备“日炙”的混合营,根据演习剧本,“日炙”在坦克部队发起攻势前对敌方野战工事和装甲车实施火力打击,据初步计算新部队使突击点的火力至少增加了2倍。很明显,随着TOS-1A的正式获得认可,这员“老将”在未来战争中必会重新大放光彩。

划重点

俄罗斯TOS-1A重型喷火系统采用全新的纵火机理,用火箭弹将喷火燃料或云爆弹发射到几千米之外,射程远、纵火面积大,在阵地战以及城市作战中能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和心理威慑。

又一款高超声速武器!“锆石”导弹化身俄海上最利尖刀

科技日报

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俄罗斯前一代“航母杀手”“日炙”反舰导弹,“锆石”导弹相当于其升级版。

日炙科技 TOS-1A“日炙”喷火坦克为何能重获俄军认可?

“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想象图

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军队正在开发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新武器——激光武器和高超声速导弹。普京描述的新武器系统包括“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此前,普京巡视20385型护卫舰首舰“雷鸣”号时也表示,该舰将配备尖端的“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列克谢·克里沃鲁奇科近日视察远东造船集群后也表示,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升级改造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舰和“伊尔库茨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将装备最新型“锆石”高超声速导弹。

连日来,“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以下简称“锆石”导弹)一词连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且公开资料显示,俄海军22350M型护卫舰、1144型核动力巡洋舰也将装备“锆石”导弹。

那么,“锆石”导弹究竟是一型什么样的尖端武器?在各型舰艇上配备是不是意味着“锆石”导弹将成为标配?为什么俄罗斯海军如此看好它?

能对敌人发动闪电般攻击

其实,在2013年前后,就已传出“锆石”导弹开始测试的消息。2016年3月份,“锆石”导弹首次地面成功试射消息传出。当时塔斯社援引俄军内部消息人士的说法,称“锆石”导弹在实验中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8马赫(即8倍音速)、最大射程高达400千米,是俄军下一代主力重型反舰导弹,三军通用。

然而,普京在向俄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正在建造的“锆石”导弹速度为9马赫,射程超过1000千米。

以8马赫的时速计算,“锆石”可在一分钟内飞越160千米。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速度可以使俄罗斯海军对敌人发动闪电般的攻击,无论对手是在陆地还是海上。

军事评论员彰海雄表示:“‘锆石’导弹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得到的各种信息比较有限,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高超声速,并且是目前世界比较成熟的高超声速武器之一。”

就目前可知的信息,可以推测出“锆石”导弹拥有出色的高速飞行能力,有力提升了俄罗斯战舰的反舰能力,是俄罗斯在大型水面舰艇和航母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在海上为数不多的利器。在一定时期内,高超声速武器将会带来海战模式的重大变化,俄罗斯先行一步,研制成功意义重大。

彰海雄还表示:“俄罗斯海军目前新舰和老舰混编,老式战舰还占了不少编制。很多军舰因为太老虽然还在战斗,但失去了升级改装的价值。所以,这款新型导弹主要装备在新建的驱护舰和潜艇上,以及一些具有升级价值的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上。所以,它并不是俄海军战舰的标配,更准确的说是未来的主力舰载导弹。”

称其为“航母杀手”有些夸大其词

此前,俄罗斯导弹及火炮学研究院西夫科夫院士曾向媒体表示,2艘装备“锆石”导弹的舰艇,就可摧毁一个航母突击编队。英国专家也曾表示“锆石”导弹具有击沉英国航母的能力。为此,俄罗斯媒体称赞其是“无懈可击的航母杀手”。

对此,彰海雄认为:“所谓的‘航母杀手’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在‘锆石’之前,我们比较熟悉的俄罗斯‘航母杀手’是‘日炙’反舰导弹和‘沙箱’反舰导弹,它们的特点就是飞得快、威力大。‘锆石’相当于他们的升级版。并且因为高超声速,有效提升了打击航母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发动‘饱和攻击’的话,‘锆石’导弹的确有突破航母防御的能力。”

但要说依靠几枚“锆石”导弹就能击沉航母,这种说法仅是理论上的可能。因为在作战状态下,航母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依靠远程航空兵、核潜艇、侦查卫星,航母可以严密监控和打击对方战舰。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战舰能不能从容发射导弹都是一个未知数。而且,“锆石”导弹尽管威力大,但也怕电子干扰,如果美军实施强力电子干扰,导弹想命中目标也很困难。“况且航母吨位大,舱室多,损管强,要想依靠几枚导弹击沉航母也不容易。所以,‘锆石’确实是对付航母的利器,但要想成功击沉航母,单靠几枚导弹还不现实。”彰海雄表示。

记者了解到,航母的抗打击能力十分强大。2005年,美国曾花25天才击沉一艘美军报废的航母,足以证明航母自身具有极其顽强的抗打击能力。

有专家表示,除非搭载核弹头,否则用巡航导弹几乎不可能达到“一击击沉航母”的效果。不过,有分析认为,“锆石”也可以配备核武器发起攻击。

未来或将研发多个版本

美国专家近日称,俄罗斯的“锆石”导弹将在2020年从潜艇上首次发射。测试将在俄罗斯海军新型攻击核潜艇“喀山”号上进行。这意味着俄罗斯将成为第一个部署潜艇高超声速导弹的国家,而“锆石”将是第一个上场的高超声速作战武器。

“一旦实现了潜射发射能力,将赋子‘锆石’更加隐蔽的攻击能力,可以在更接近对手的海域发动突然袭击,有效提升打击的突然性,进而提升攻击成功率。”彰海雄说。

巡航导弹的水上发射和水下发射大不相同。水下发射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也更难。因为海水的密度大,阻力也大。同时还有各种复杂海流的干扰和强大水压。这使导弹发射的水下控制很难。

“不过,俄罗斯已经熟练掌握了水下热发射、冷发射的各种技术,实现该型导弹的水下发射难度应该不大。因为‘锆石’的高超声速飞行主要集中在空中的中后期,水下发射与其他潜射导弹没有质的区别。但因为它的外形更复杂,在姿态控制方面恐怕会面临一些难关。”彰海雄判断。

除了水下,据称“锆石”还将研发空射版本,即在图-160M2和未来的PAK-DA战略轰炸机上配备“锆石”。

面对俄罗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超声速武器,美国方面却显得有些谨慎。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罗伯特·卡弗空军中校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俄罗斯高超声速武器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华盛顿必须消除由此引发的“作战能力不对称”。对此,媒体解读为“美国防部承认在高超声速武器方面落后于俄罗斯”。

但彰海雄却认为:“事实上美国把高超声速武器视为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装备之一,已经试验了多款高超声速武器,美国海军、陆军、空军都有相关研发项目在抓紧推进,是高超声速武器研究走在前列的国家,只是在实用化方面稍落后于俄罗斯。因此,卡弗的这番话可以说是从侧面肯定了俄罗斯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成绩。”

相关问答

太阳能手提灯外壳价格是多少-房天下

深圳成易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手提灯外壳价格是48元。广州日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手提灯外壳价格是60元。深圳市强光神火科技有限公司的阳能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