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作者:金龙君、商 爽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支撑壮大新质生产力,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浙江省委党校紧跟国家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为基础,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筑牢思想根基
党校突出特色,推出了《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生动实践——以浙江实施“千万工程”为例》《走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现代化道路——“枫桥经验”的实践与启示》等案例教学课程。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推出了沉浸式教学、影像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升了教育质量、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广大党员学习掌握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员对党的理论的深刻理解,也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入脑入心。党校聚焦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举办了“人才强国战略与浙江创新实践研讨会”“树立‘大人才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会”等各类研讨会;组织学员前往深圳、苏州等高新园区实践调研,赴江西井冈山等地开展现场学习;建立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与阐释传播智能实验室,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党校课程体系改革。
强抓创新协同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党校充分发挥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作用,积极参与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深入调研和政策分析,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打破教育、科技、产业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策的协同推进。
聚焦人才培养,助力科技创新。党校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科技素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科技前沿知识和创新管理内容,提升学员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推动能力。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2023年8月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推动高层次人才的互聘共享,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成立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等新型智库,推动浙江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开展文科实验室建设,注重回应新兴技术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趋势,不断革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并赋能地方发展。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党校为学员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深化人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党校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选聘兼职教师等方式,充实党校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党校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微党课教学竞赛,营造“你追我赶”的教学氛围;选派青年教师赴上海、福建党校开展交流,赴黑龙江、江西党校蹲点学习,拓宽教师视野。
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养效果。党校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先后邀请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教授前来授课。同时,采用网络课程、在线研讨、远程培训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灵活性。同步采用各类学习方法,组织学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团队学习和行动研究,通过问题导向、团队合作、行动反思等方式,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党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思想引领。紧密结合基层和地方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红色学府大讲堂、共富善治大讲堂等系列专业论坛。围绕前沿技术和科技创新,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积极完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员主动学习、提升能力。
来源: 经济日报
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开幕 专家共话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5月24日,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开幕。本届活动以“应用导向与要素协同”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政策、行业、用户等各方要素共同作用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明显提速。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表示,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始终立足场景应用,服务行业发展,本届创新周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实践应用,期待与政产学研用各方交流互动、协同创新,为教育数智化转型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多落地方案和创新服务。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 赵伟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提出,当前,以AI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催生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对教育治理、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系统性重构的要求,一场“AI+教育”的变革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扑面而来。“教育+科技”是教育事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必经路径,社会各界要在把握教育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促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革新,积极探索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形态。
教育正经历从“工具性改良”向“结构性变革”的跃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丽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标准化教育的供给模式,教育正经历从“工具性改良”向“结构性变革”的跃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文明的新型教育供给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配置与动态优化迫在眉睫。智能时代的教育科技发展应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作用,加强政产学研用各主体协同创新,以教育供给侧改革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的规范同频共振,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起,已连续举办十一年,成为教育政产学研用各方交流互动、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业内人士评价,其积极发挥资源平台优势,以“AI+教育”成果展示与创新实践为核心切入,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提供了智慧共享、促进交流、协同合作的行业专业平台,深度链接了技术成果与教育需求,持续输出了可落地的创新模式方法与行业典型示范经验,为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科教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关问答
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_作业帮
[最佳回答]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因为科技发展需要教育来培养必须的人才;而科技发展会促进教育,给教育增添更多更新的教育内容.仅供参考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___,具有___性和____性作用._作业帮
[最佳回答]C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定要把教育...
推进科技发展是教育的什么功能?
教育科技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具有的功用和效能。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之一。主要指通过教育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参加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与研究,推...
运用文化知识回答科技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懂得
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在科普中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
为什么依靠科技和教育进行发展?
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在科技与教育建设中,人力资源建设是关键,而在人力资源建设中应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保持和...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口诀?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1)科学技...
如何理解“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
试论教育是如何作用于科学的?_作业帮
[最佳回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
科学教育专业是什么意思
[回答]科学教育专业属于教育学类。科学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掌握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