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头旷视科技官宣科创板上市!概念股名单来了
财联社(上海,研究员 姚辉)讯, 旷视科技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将以CDR方式在科创板上市。券商认为2021年将是人工智能企业IPO大年,政策支持行业快速发展。
此消息并未空穴来风,财联社去年曾报道称旷视科技寻求在科创板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旷视科技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竞争力,与商汤、依图、云从并称AI计算机视觉领域“四小龙”。携AI与IoT两大基因,旷视科技是算法的领军者,全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先行人,拥有自研深度学习框架,已成功注册了250项AI相关专利,主要提供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
国海证券宝幼琛等人1月11日发布的研报指出,2021年将是人工智能企业IPO大年,政策支持行业快速发展。算法算力数据三要素持续改善,疫情推动商业化场景加速落地。
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72.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将达到7993.9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2.2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工智能即将步入黄金发展期,国海证券建议关注六大落地方向:1)机器人: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九号公司(平衡车、服务机器人);2)智能汽车:锐明技术(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四维图新(自动驾驶);3)语义识别:科大讯飞(智能语音);4)图像识别:虹软科技(计算机视觉);5)文本识别:拓尔思(互联网空间治理);6)智慧安防: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同为股份;以及拟IPO的企业:海天瑞声、依图科技、云知声、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
财联社梳理相关概念股:
皖新传媒去年7月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与旷视科技等合作参与投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福光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旷视科技是公司安防类领域产品的客户。
易华录与旷视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山东聊城城市数据湖项目,易华录为该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35%;旷视科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25%。
信雅达与旷视科技有技术和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合作,“基于人脸识别的生物识别平台”的应用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银行类客户的新需求。
旷视科技赴港IPO AI概念股有望迎来爆发
近日,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2016至2018年,人工智能在资本的助推下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这一领域企业的估值也一度水涨船高。然而到了2019年,AI赚钱难以及落地难等问题一度引发大众关注。在强悍的融资历程之下,上市前夕旷视科技营收与亏损同步放大。无论如何,在旷视科技冲刺IPO的背景下,A股AI概念股或将迎来爆发期。
旷视科技赴港IPO
近日,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旷视科技于2011年成立,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均毕业于由图灵奖得主兼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和理论家姚期智院士创立的清华大学“姚班”。2017年和2019年,旷视科技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发布的两项“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CB Insights将旷视科技列入2018年及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100强”。
据招股书显示,阿里系是旷视科技的大股东,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间接持有旷视科技14.33%股份,蚂蚁金服通过全资子公司API (Hong Kong) Investment Limited间接持有旷视科技15.1%。
旷视科技将上市,创始人印奇发内部信坦言:“人工智能必将造福所有人。这场技术革命势不可挡,也是人心所向。”
成立于2011年的旷视科技,由人脸识别起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与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 “CV四小龙”。2016至2018 年,人工智能在资本的助推下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这一领域企业的估值也一度水涨船高。然而到了 2019年,AI赚钱难以及落地难等问题一度引发大众关注。
目前,旷视将业务分为三大类——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
其中个人物联网包括Face ID及Face++开放平台等其他SaaS解決方案以及智能手机等个人设备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通过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传感器,将城市空间数字化;供应链物联网,包括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和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招股书显示,近3年来,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在三项收入中占比最大。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该项收入为1.68亿元、10.57亿元、6.9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3.6%、74.1%、73.2%。
在融资方面,旷视科技强悍的融资能力在国内亦是罕见。根据其招股书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旷视科技已经完成了4轮12次的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达到13.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其估值也达到了113.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亿元。
融资历程强悍 营收与亏损同步放大
在强悍的融资历程之下,上市前夕旷视科技营收与亏损同步放大。根据旷视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其营收分别为6700万元、3.132亿元、14.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8.8%。截至2018年6月30日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半年内,收入分别为3.05亿元和9.49亿元,同比增加211.1%。大幅度的营收增长彰显除了强悍的市场收割能力,但与此同时,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
亏损方面,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旷视分别亏损3.428亿元、7.59亿元及33.51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及2019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内,亏损分别为7.29亿元及52亿元,同比增加613.3%。这意味着,近一年多来,其亏损增幅远高于营收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工智能概念股还有如下:东杰智能(300486)、多喜爱(002761)、科大讯飞(002230)、巨轮智能(002031)、海康威视(002415)、九安医疗(002432)、汉王科技(002362)、赛为智能(300044)、江南化工(002226)、远大智能(002689)、海得控制(002184)、高新兴(300098)等。
安信证券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华为发布昇腾910及Mindspore框架,充分说明了我国AI领域自主发展,打破国际垄断及技术封锁、出口禁售的能力。继续重点推荐人工智能龙头科大讯飞(002230)、四维图新(002405)、中科创达(300496)、浪潮信息(000977)、海康威视(002415)、大华股份(002236)、千方科技(002373)、佳都科技(600728)等。
华创证券认为,华为发布“昇腾910”AI芯片及“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AI版图再次加速,重视人工智能及华为产业链相关公司。
相关问答
2021年科技服务业概念股有哪些?
技术服务板块概念股有:1、钢研纳克: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665.1万。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所属行业为“M74专业技术服务业。...技术...